编办概况

编委领导

主   任: 陆思东
副主任: 白勇  刘永君  黄敬林  
委   员: 安维辰  索成武  
王秀芸  宋自瑞  

编办领导

主   任: 索成武
副主任: 蔺杰  安新辉  

机构职能

组织机构

重点专题

肃南县学前教育水平调研报告

【来源: | 发布日期:2013-07-16 】 【选择字号:

肃南县学前教育水平调研报告

肃南县编办  郎文瑞

    学前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其根本任务是为幼儿的一生发展打好基础。时代在发展,群众对幼儿教育的期望越来越高,社会呼唤真正意义上的学前教育。为研究解决我县学前教育事业的方向性、体制性、政策性问题,推进我县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均衡、可持续的发展。经过对部分幼儿园进行调查,通过现场考察,听取学校的汇报,对肃南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调查研究后,主要归结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前教育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统筹教育事业协调发展,学前教育整体水平和普及程度不断提高。2010年底,全县共有各类幼儿园(班)10所,均为公办幼儿园,其中县城幼儿园1所(独立办园)、乡镇九年制学校附设两年制幼儿园5所(分别是肃南二中、马蹄学校、祁丰学校、康乐明德学校、明花学校和祁丰学校;其中肃南二中、马蹄学校、祁丰学校已建成保教楼);农牧村普通小学附设学前班4个(分别是东滩小学、铧尖小学、泱翔小学、大泉沟小学)。肃南县幼儿园是我县唯一的省级二类幼儿园,现有教学班9个,分大、中、小三个年级,在园幼儿320名,其中女幼儿152人,男幼儿168人,其中,少数民族幼儿208人,占总人数的65%,少数民族幼儿中裕固族140人,占总人数的44%,城镇户幼儿172人,占54%,农牧村户幼儿148人,占46%

    目前,除县幼儿园为省级二类幼儿园外,其余各乡镇幼儿园和学前班均未通过验收。2010年,全县学前一年入园率85%,学前三年入园率41.5%。全县现有教职工539人,其中从事幼儿教育的教职工59人,幼儿专任教师50人,专任教师中大专以上学历44人,占幼儿教师总数的88%,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和教学基本功合格率均达100%。县幼儿园有教职工44人,其中少数民族24人,占总人数的56.1%;专任教师29人,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学历13人,大专 14人,中专2人。幼师专业的5人,小学教师转岗25人。

随着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广大农牧民群众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期盼日益增加。纵观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学前教育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还很不适应,幼教师资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新形势的需要,这些薄弱环节严重制约着我县学前教育健康、快速发展。

    二、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基础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与社会及家长对优质园所的教育需求相比,在师资队伍、园所建设、保教质量等方面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通过座谈和问卷调查,制约我县学前教育再发展的瓶颈因素有三个:

    (一)师资队伍

    1、教师队伍流动性大,尤其是乡镇园所,由于工作量大、待遇偏低、婚嫁等原因,造成教师更换比较频繁,新上岗的幼儿教师的岗位培训严重不到位,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水平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阻碍了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根据学校的老师介绍所说的,学前班教育已经小学化了,学校对幼儿的教学、评价都是按照小学生的标准,而学前班的学生是与小学生不同,在很大的程度上学生的行为能力不成熟,学习的注意不集中,学习成绩只能是学生在学校的表现的一个部分,而不是全部。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应该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情感教育应该是首位的。

    2、专业教师少,多数教师缺少学前教育的专业理论知识。 目前一班一师,此老师需要教授学前班所有课程,包括语言、数学、常识、音乐、游戏等。但是要求一个老师具备吹、拉、弹、唱、画、跳等多项技能,并组织音乐、舞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很难,再加上幼儿教师普遍老龄偏大,因此教学活动会较多集中于识字、做数学题等,不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少数家长认为此时期,是对小孩兴趣、爱好等开发、培养的最好时期,担心非专业的教师教授音乐、美术等课程会对小孩产生误导的作用。

        3、学校对幼儿教师的培训不够重视,幼儿教师接受专业培训的机会极少,不能保证每学期每人都能够去县城或者周边幼儿园听课及其他培训。外出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少导致知识结构没有太大变化,技能也没能进一步提高。

    (二)基础设施配备

    园所基础设施设备配置不均衡。学校的设施陈旧,不齐全,很多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学生只能在教室里面接受老师的单一方式的传授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的知识能力接受效率降低,学生听课情绪不高。部分乡镇无教师办公室和保健室、多功能室,无幼儿图书和教师参考资料。基础较好的乡镇中心园能配套建设教师办公室和幼儿专用厕所,县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了就餐服务,而乡镇园因房舍等原因,不能提供此项服务。城乡间、乡镇间在园所管理、服务功能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不能全面实现儿童教育公平。

    (三)财力投入不足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需求越来越强烈,新的教育经费体制建立以后,县委县政府优先安排义务教育发展的所需经费,但有些学校对投入学前教育的部分经费进行挪用,导致办园环境、设施都无法更新,园舍老化,设施不全,乡镇中心幼儿园尤为严重,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的应用非常困难,难以适应新时期学前工作的要求,严重影响了我学前教育的发展。

    三、对加强幼儿教育事业的建议和对策

    (一)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积极稳定、素质精良的干部教师队伍,是深化幼教改革,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水平的关键,更是全面推进幼儿素质教育的迫切需求。

    1、实行中心园园长负责制,完善乡镇统筹管理体制。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深化中心园园长负责制改革,在乡镇中心校校长领导下,在经费收支、人员奖惩等方面赋予园长管理更多的自主权,同时对达到三个班以上、规模大的集体园,逐步配备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一定管理水平公办专职园长,从而提高园所的管理水平。

    2、创造条件,提高教师专业合格率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我县幼儿教师专业合格率很低,因此我们准备从多渠道入手,努力提高教师专业率。其一,积极扩大县内中专幼师班的影响,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生源确保招生和运转,并争取实施农村幼儿教师定向培养专项计划,培养一批高素质的骨干教师。其二,吸引大专以上学前教育专业优秀毕业生进入我县幼儿教师队伍。其三,制定相关鼓励政策,吸引普教任职的原幼师毕业生回归幼教队伍;从中小学余编教师中挑选学历合格人员,通过转岗培训,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以后,充实到幼儿园任教。

    4、稳步提高教师待遇,稳定教师队伍。

    为不断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福利待遇,我县农村幼儿教师工资实行乡镇统筹管理和绩效工资制,教师统一聘用,工资统一发放。按照教师提供劳动服务的情况依法确定薪酬,确保农村幼儿教职工工资不低于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发布的最低工资标准。继续推行养老保险制度,解决农村幼儿教职工老有所养的问题。

    (二)保障经费投入,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1、加大政府投入力度。要将学前教育经费纳入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投入,并做到逐年增长。坚持“政府投入为主、谁办园谁出钱、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实现国办园教师工资全额拨款,支持重点建设项目。建立起财政支持、举办者投资、幼儿家长缴费、社会捐资多元投资机制,共同解决幼儿园经费紧张的问题。

    2、设立专项经费和补贴。各级财政性经费要保障幼儿园正常运转,为幼儿教师学习进修、科研项目等提供财力保障。建立专项奖励基金,用于表彰优秀园长、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学成果的奖励等。实行重点设施项目专项补贴政策,对园所的基建项目、重点课题研究、重点项目建设等给与专项补贴。

    3、改善办园条件,满足多元化教育需求

农村集体园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标准化。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设幼儿专用厕所、保健室、多功能活动室、办公室,购置图书音像资料,绿化美化幼儿园。积极鼓励农村园所实施全日制教育,为孩子提供进餐和午休的服务,满足幼儿和家长对全日制园所的需求。积极推进幼儿教育信息化建设,建立幼儿园教育资源库,配备完善电教设施及附属用房,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及时收集、整理、传递各类有关幼儿教育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三)学前班应独立于小学,创办形式多样的幼教机构

    学前班依附于小学,导致了学前班教学严重偏离以游戏为主要活动的基本规律,教学内容和形式也呈现小学化倾向。因此,学前班独立办学,才能真正体现学前教育的特殊性,让幼儿在自由的空间中愉快、健康成长。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能够创办形式多样的幼教机构,比如托儿所、幼儿园,乃至各种兴趣班,建立在政府的统筹下,以政府办园为示范,村级办园为主体,个人依法办园为补充的多种学前教育形式,逐步实现学前班教育向幼儿园教育的发展。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部分家长还是渴望小孩接受更好的学前教育,比如能够上专门的幼儿园,甚至学习书法、画画、钢琴等乐器,但由于工作条件、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为孩子提供这样的平台。

总之,目前我县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比较薄弱,还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学前教育的需求。只有把学前教育同义务教育一样重视,确立学前教育的公益性地位,把学前教育真正纳入国民教育系列,才能促进学前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